得救多面—序與問

.
「你得救了嗎?」當年,朱伯伯訊問未滿廿歲的我,著實讓我招架不住,從小在長老教會成長,熟悉教會事務,卻對這基本的問題感到陌生;那個問題直指核心,我是否為真實的基督徒?有無得著真實的基督生命、救恩?而這救恩,會否失去?這些問題,有一部分涉及:「聖徒永蒙保守」(Perseverence of the saints),亦是我最後一次與牧師爆發明顯衝突的事件背景。
.
與牧師的衝突,已是陳年往事,相關影響俱已淡去(雖然我的形象可能沒有恢復,但那不是重點),不過我對救恩的關注,以及對聖徒永蒙保守的思想,卻未隨著時間消逝,和弟兄姐妹的相處中,有時也會聽到類似的議題,不僅只是我和牧師的爭論而已,換言之,這是個在華人教會中相對普遍的問題;因此近期再次思考加爾文主義(Calvinism)與阿民念主義(Arminianism)時,期望對這部分多一些根據自己查考聖經的認識,加上手中多了些工具,所以便嘗試著整理相關經文。
.
幾乎可以預期,這是一篇有點乏味的文章,畢竟是很個人性質的,所以意涵上算是自己的筆記;我會在文章中,依序整理我的問題,說明我的方法,解釋我的限制,分享我的心得,最後回應我的問題與一些延伸的想法。
.
問、問題思考列舉
促使我思考這個問題的動機之一,是有一些提及「得救」的經文,似乎衍生不同之信念,如「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」(馬太福音十章22節)讓我們認為得就需要我們的努力、持守,「你們得救是本乎恩」(以弗所書二章5節)讓我們認定得救全然是主的恩典;因此開始查考的初期,根據這些我們不陌生的經文所給我們的粗略觀念,列出三點問題作為發想。
.
一、何為得救?
這是個關於定義的問題,會萌生這個問題,在於我們提及得救,總是預設歸信、蒙恩等意涵,譬如說朱伯伯問我這問題時,就是這個意思,我也以此內涵反思;但若我們力求忠實地回到聖經,我們還是要問,聖經中論及得救,意指的是什麼?是什麼性質?方向?我們對得救的用法,是否符合聖經?
.
二、得救次數?
先假設我們所說的得救,是歸信基督、蒙主恩拯,我也先不堅持聖徒永蒙保守的立場,先依著部份阿民念主義認為救恩有可能失去的論點,一如與我產生衝突的牧師所認定;那麼,我們要沿著這思路而問,聖經中論及得救,是一次或多次?是短暫性或持續性?若失去,是否可以復得,還是永遠沉淪?
.
三、失去救恩?
這個問題看似要放在上一個問題之前探討,因為思考是否會失去救恩?但我放在第三個問題,是因為在人可能失去救恩這個立場上,我疏漏了一個很核心問題,若他們認為救恩會失去,那麼聖經是否有提及,是什麼條件、狀況,導致救恩會失去?這個問題來自一位初信數年的弟兄,頗有思考的價值。
.
這些問題的列舉,或許不是成熟的,但是於我們之後對字義的查考、經文的彙整,能夠提醒我們回到這些問題,思考聖經的本意,以及我們的信仰論述,是否根據聖經的支持、教導?
.

心有所感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