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救多面—十所得

.
根據前述的問題與方法,整理彙編中所呈現的信息、概念,從中體會「得救」這主題在聖經中的意義。
.
得、查考心得概要
至於這四個步驟的查考具體花了多少時間,我已經沒有印象,只記得當時一有點閒暇,就把工具書攤開,把彙編與經文概要謄寫到筆記上,之後再彙整到青年團契的手冊中;最終得到下列幾項的心得概要,略述如下。
.
一、原文用字豐富
根據步驟一、二,可知中文翻譯和「得救」相關者,原文則是不同之字,多數為G4982以及其字系,但還有部分經文另有其他用字;這對我們理解「得救」這議題方面的提醒,乃在於雖然我們概念中的「得救」(G4982),原文字意為「安全、拯救」(save),但是聖經不僅使用這個字應用救恩,我們透過整理出來的表格,可見這概念,意味著救恩不僅只有「安全、拯救」的意涵;更何況有些地方有著拯救的意義,但未採用「得救、救恩」等相關詞彙,那麼這些經文在此次查考中,就難免被疏漏,這是在限制中有提及的部分。
.
二、中譯的反思
反過來說,這些字大多不是專有名詞,因此前後文理的閱讀,也就格外重要,這點和上一點是一脈相承,只是更為明確的看到翻譯上的問題;根據步驟三、四,可知中文若干處譯為「得救」處,原文在其他處的應用並非此意;此類原文有助於提供另一角度思考,譯為「得救」的適切性。
.
關聯性較低之字有G0810、G0811,此兩字多譯為「放蕩」,當初會列入,應為此字為G4982的反義,多用於外在行為之荒誕;G1949,多譯為「拉住」、「持定」等外在行動,其中提摩太前書六章12、19節用於永生,可查考人與永生的關係,會列入此字,是因為希伯來書二章16節將此字譯「救拔」之故;G2225,意涵和「存活」較為接近,與救恩、得救關聯性低,這個字會被列入,主因是路加福音十七章33節譯為「救活」;G4993~4998,屬於意志方面,可作另一議題的探討。
.
因此,我們不宜在中文聖經中,看到「得救」一詞,就直接連接歸信、蒙救恩、得生命的「得救」,雖然那是我們最常對「得救」的理解,但是在此次查考中,發現聖經提到「得救」時,不全然指著救恩。
.
此論點最有力的證據,莫過於G4982,根據彙編,福音書使用此字的應用彈性高,應針對上下文理解;若干經文如馬太福音一章21節、約翰福音三章16節等,旨在說明耶穌基督的拯救工作;而使徒行傳雖然好像專指「得救」為救恩,但如果以原文探討,這個字同樣也用於「痊癒」(使徒行傳四章9節);換言之,使徒行傳多次提到「得救」是指救恩,固無疑義,但這卷書並未限定G4982這個字的用法。
.
從G4982彙編可見,使徒行傳、書信中用到此字,多數指接納罪人的救恩、福音而言,少數應用於人身安全,我想,我們對得救即救恩的概念,很可能來自於這些經文;但依上下文,這些經文有已然、未然的區分,此區分的益處,在於可以釐清有哪些屬於一次性的拯救如醫治,哪些屬於福音性如使徒行傳之應用,哪些屬於還需盼望等候、未完成部分。
.
三、救贖的已然與未然
根據G0629,我們可發現,救恩的完成程度,也是可以切入思考的重要因素;救贖以羔羊血、基督死為代價,羅馬書三章24節提及「如今」,顯示是已經完成的事;同樣在羅馬書,卻也指明我們如今還在「嘆息」、「等候」,表示得贖之日尚未來到(羅馬書八章23節),但在此前賜聖靈予聖徒,為得基業的憑據(以弗所書一章14節)。
.
從G0629的彙編,我們發現有些事已經成就了,有些事則還在等待中,可視為「已然、未然」(Already But Not Yet.)的例證;於此主題的意義,是提醒我們在救恩當中,有些經文論及已經完成的部分,有些則不然,若我們以後者這類經文理解救恩,難免會認為救恩尚未完成,於我們還有不確定之處;為此,我們需要已然的經文,看待救恩已經成全的部分。
.
原文還有其他的字,讓我們不確定是指已然或未然;根據G3085的彙編,應用之處並不多,路加福音使用這個字,似乎是已經在耶穌基督身上成就(路加福音一章68節、二章38節);希伯來書的使用此字時,則是對比前約的贖罪祭功效,指出耶穌基督的贖罪大功,具有永遠的效力,但對於我們今時如何,則未有著墨。
.
四、拯救行動的範圍
根據G1295,多數指的是人身安全如保羅所遇的船難(使徒行傳廿八章1節),有時指的是疾病痊癒如百夫長之僕(路加福音七章3節),或是免了肉體死亡(彼得前書三章20節);這樣的查考,可以發現聖經論及拯救的範圍,是相當廣泛的,而這些廣泛的應用,有些相似之處,均是將人從負面狀況中,改變成正面的情形;因此我們可以理解聖經提及拯救的範圍,不僅限於救恩,我們讀到「得救」、「拯救」等詞彙,應確認前後文對前因後果的敘述。
.
五、拯救行動的意象
根據G1807,意涵強烈的動作「剜」,多用於人身安全性質(使徒行傳七章10節),甚至與拯救無關,而是直白的講述剜的動作(馬太福音五章29節),但也有用於救恩之處(加拉太書一章4節)。藉此,雖然這個字多數用法,和基督福音拯救罪人的關聯性,相對較低,不過很具象拯救的行動。
.
同樣顯出行動特徵的,還有G1807的提(lift)、G4506的拉(haul),均為外部行為,符合對基督福音屬於他力的理解;不過是否可以支持古典阿民念主義,認為我們需要不抗拒這拯救的行動,才能得救,這倒是有待考究。
.
六、若干用字並非論及拯救
若按照此次我的方法,從中文搜尋「救」這些詞彙,會發現有些經文,並不適用於此議題的討論;根據G4990彙編,多譯為「救主」,均用於稱呼主、神,故不列於此表;此表著重在「得救」之希臘原文於人身上的應用,除說明G4990不適用外,亦表明未納入舊約聖經的查考,情形若允許,亦當查考創世記四十九章18節、詩篇三篇8節等舊約聖經。
.
G4990較有探討意義之處,在於拯救的對象,如約翰福音四章42節,乃是世界(G2889)的救主,是否可以如約翰一書四章14節譯為「世人」?將決定我們對拯救範圍的認知。此外G4990適合探討三位一體,尤其以提多書三章6節的記載,特別值得留意。
.
七、中譯本名詞、動詞混淆
根據G4991彙編,可發現和合本多次將名詞譯為動詞,不少處均漏譯「進入」;此字翻譯其中以希伯來書六章9節差異最為嚴重,應比較其他譯本深入探討;由此字的應用,也有已然、未然的分別。
.
八、不僅是救恩
根據G4991彙編,有些處雖指拯救脫離敵人之手(路加福音一章17節),但也可以應用至救恩。
.
九、救恩的思考
根據G4992彙編,西面看見耶穌,就看見神的救恩(路加福音二章30節),是神以道成了肉身,住在人中間,介入在這苦難、幽暗、敗壞的世界中;此外提多書二章11節可思考救恩的範圍。
.
十、彙整概念
依據上述彙編整理,可根據靈魂與肉體、已然與未然,得出下圖分類,將來身體如何,尚無定論,故個人先保留;但根據哥林多前書十五章,似有關於復活身體的論述。靈魂的部分,諸如使徒行傳等處聖經,均以完成的口吻使用得救,顯見已經是完成的事;但如前述,也有一些對得救的盼望等經文(羅馬書八章24節、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8節),呼籲我們體認如今尚未完全、還在盼望等候的事實。
.

.

心有所感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